咨询预约热线: 18951616425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专区 > 朴凡原创


回声 | 自卑之下是摇摇欲坠的自我


回声栏目

这里是一个有回声的树洞,那些盘桓你心头许久的问题和困扰,也许可以在这里听到回响。

每期回声都会有一个问题得到回应,如果你也有想问的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

本期问题:总是很自卑,觉得事事不如人,如何消除这种挫败感?

你的描述呈现的是两个状态:一个是在与人比较之后出现挫败感,但是无法在这个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行动去转化,停留在自卑和挫败感中,陷落在无力中动不了。另一个是你对自我的确定感不足,做很多事情的原动力可能出现了偏差,不是出于自己主体性的需求,而是出于对他人目光的寻找和依赖。

在一般情况下,挫败感并不是一个需要去消除的感觉,挫败感往往在提示我们有一个需求和欲望想要达到但是目前没有达到,于是会感到失落。往往是出现在我们的某个行动产生的结果远远不能满足我们一开始促发行动的那个需求,一般情况下,如果这个做事的行动背后的需求确实是你自己主体性的需求,在感到暂时结果不如人意的挫败感之后,那个需求还是会和自然的促发你继续做一些反思和改进的努力进一步投身到行动中去的,你在实际的行动中一定又会产生各种其他的新的感觉(比如辛苦、紧张、阶段性进步的喜悦……),所以其实并不会一直陷落在挫败感中动不了。

而你提到的状态是,行动的结果更多让你感受到的是自卑和事事不如人的挫败,那就不太属于上述的那种实际需求未满足而产生的挫败感了,而是更多属于在心理上为了追求与人比较后的优越感、为了避免自己不够好的羞耻感、以及逃离自己不好可能就没有价值的不到爱甚至被抛弃的恐惧感,但无法达成而产生的挫败感了。这就体现了你的第二个状态:自我确定感不足,行动的原动力出现偏差:行动不是出于自己主体性的需求,而是出于对他人目光的寻找和依赖。

好像你在做很多事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与人比较可能产生的自卑、挫败感、羞耻感相关的心理感觉问题(比如:我做的是不是比别人好,是不是做好了之后可以消除我的自卑感,如何才能不让自己体验比较带来的自卑挫败感……),而不是首先关注一些比较实际的和自己做这件事情有关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什么需求,我可以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我做这件事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遇到了困难我要如何去解决和突破,以及如果做这件事需要和人合作我要如何才能更好的达成合作的关系,如果是要与人竞争,那么是因为竞争获胜之后我可以获得什么实际的利益……),这些比较与现实相关的实际问题。

你的困难点在于,看起来可能外在是和别人一样在做很多事情,但是内在的状态却停留在无法确定“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自我确认的议题上,当这个部分不清晰的时候,习惯采用了与人比较的方式,依赖他人作为参照来试图获得关于自己的定位和评价。

这个模式很多时候是来自于小时候父母和照顾者可能没有能给到你一个关于“我是谁”的相对确定和有效的镜映。可能他们也是单单用了“你不如隔壁家小明”作为一个很笼统模糊的参照给你回应的,所以你心中所能形成的关于自己的印象好像也只有“我比谁好”或“我不如谁”,却没有形成关于“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需求、有哪些特点、我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我的各种言行举止常常会给周围大多数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等等这些更加全面且具体的自我形象。所以你只能不断依赖与人比较来暂时的获得一点自我确认感,这样的参照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只用这种方式来尝试确定自己那注定是无效的。因为作为参照的他人是会随着对象的不同而不断在变化的,并不能成为一个相对确定的参照标准,你由此产生的确认感就实在太笼统、太破碎、太短暂和太不稳定了。

想要补足关于自我形象的镜映,获得稳定和长久的自我确认感,并能够有效行动,有几个方式提供给你尝试:

1、  参加心理个体咨询或团体咨询,通过咨询师或团体成员相对中立和坦诚的反应,给你有效地“照镜子”,补足自我形象的镜映,让你可以更加多角度、全面和清晰得看到真实的自己具体是什么样的,从而慢慢获得比较真实和有效的自我确认感。

2、  在日常行动做事之前,先想想这个行动是为了满足自己什么需求?最好先从比较实际的生活需求而非抽象的心理性、情感性需求开始。

以实际的生活现实需要作为出发点的行动,比如:我想要三年内努力工作升职加薪,是因为生活中有什么实际的需求是需要提高经济收入才能满足的(要交房租/孩子马上要上学需要学费/想要存钱和朋友去旅行一次……),确认好现实需求后再去为满足自己这个需求而规划具体行动和方式,这比较能产生有效的行动,即使过程中出现不顺利的情况,也不太会陷入某次的挫败中出不来,老卡在自卑情结的泥潭中。

而如果行动的动力只是想满足心理情感性的需要和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比如:为了能够获得他人的肯定/为了享受被羡慕的目光/不这样做的话父母家人会责骂我……),那最好先停一停不要急着去行动,因为这更多是类似小孩子讨好性质的行动,这样的行动无论你做的多好,对于你获得真正的自我确认感都是不利的。

3、  学习做好一件事情的规则。这需要你把停留在“自己好不好”的目光往外挪,挪到你羡慕的人身上去,但不是去看他们获得了什么样的肯定和赞赏有多风光,而是去看他们之所以能做好一件事,到底做了些什么样的努力,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则,里面有哪些是你不熟悉的,然后努力去搞懂和学习其中的规则,尝试按照有效的规则继续努力再去做做看。如果你还能去谦虚诚恳地向他们请教那就更好了。

4、  常常在意识上感到自卑的人,内在潜意识其实也隐含着很多对自大和优越感的想象。所以,鼓励你经常跟自己说一句话:“我其实没有自己想象中这么差,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

艾琳



【作者介绍】


艾琳

南京朴凡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生命工作者

擅长咨询方向:个人心理成长问题,成长性创伤、自我身份认同、不良情绪辅助疏导(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对自己和人生感到空虚、焦虑、孤独、无意义感等;人际相处中的退缩、回避、易怒、多疑等困扰,恋爱情感烦恼。大学生原生家庭关系、学习压力、人际适应、择业焦虑等。

【寄语】: “问题和烦恼”,需要的不是“被立刻解决”,而是“被耐心了解”。当你准备好,透过它们去了解真实自我的内心世界时,我愿陪你一起,走一段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的路。